文/李大壯
這次能夠參加紀念座談會和在天安門廣場觀禮,我心裏感到非常榮幸,也很驕傲。算起來,這已經是自1999年以來,我第四次親身參與「大閱兵」盛事,經歷了三代黨、政、軍領導人的年代。能夠一次又一次在現(xiàn)場見證國家發(fā)展的進步,對我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經歷。
更讓我感觸深刻的是,當前國際局勢環(huán)境複雜多變,各種挑戰(zhàn)你來我往。此時此刻,能夠親眼見到我們武裝力量展現(xiàn)出來的實力與自信,讓人既感到安心,也非常振奮。
9月2日的座談會上,全國政協(xié)主席王滬寧在發(fā)言中特別引用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:「落後就要挨打,發(fā)展才能自主。戰(zhàn)爭是一面鏡子,要以史為鑑,堅定維護和平?!惯@段話在我心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第二天我在天安門廣場看到整個閱兵盛況時,更覺得這話直擊人心。
回望八十多年前的那場戰(zhàn)爭,堪稱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浩劫之一。僅在我們中華民族,就有超過兩千萬同胞失去生命,而全世界範圍內的傷亡更以千萬計。如此巨大的犧牲與傷痛,值得每一個人永遠銘記。
對於每一位國民而言,「保家衛(wèi)國」是最基本的責任與擔當。而那些曾經或意圖挑起戰(zhàn)爭的國家與個人,更應當清醒認識到:發(fā)動戰(zhàn)爭將帶來怎樣的災難與後果。歷史早已給出深刻的教訓——唯有真正銘記過去,才能避免重蹈覆轍;也唯有從歷史中汲取智慧,我們才能切實地展望未來。
我個人在基金會的工作之一,就是推動「人民外交」。我們經常向駐港的各國使節(jié)介紹祖國大陸以及香港的經濟、文化和最新發(fā)展。透過這些交流,我一直希望能讓更多人明白一個訊息:新中國已經不是1900年的清政府。9月3日閱兵上展現(xiàn)的科技成果與先進製造技術,就是最強有力的例子。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展示,更是一種象徵,告訴所有對中國懷有不軌想法的人,要看清現(xiàn)實形勢。
同時,我也要強調:和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,它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發(fā)展基礎之上。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,「落後就要挨打」是一個深刻的歷史規(guī)律?!敢允窞殍b,堅定維護和平」也絕非空談,而是我們必須始終踐行、不斷推進的目標。
中國政府很清楚,真正的力量來自人民,只有始終不忘「人民政府」這個根本,才能團結起十三多億中國人形成的堅強後盾。這一點,我每次接觸到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時,也能深刻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發(fā)展道路的關注與尊重。
更進一步,我相信大家都能察覺,如今全人類面對的挑戰(zhàn)已經愈來愈嚴峻。氣候變化、能源安全、疫情防控、地緣矛盾……這些問題沒有任何一個人、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單獨解決。正因如此,中國領導人不止一次在不同場合強調「人類命運共同體」這個理念,就是要告訴世界:我們應該攜手合作,而不是相互對抗。
回顧此次閱兵和座談,我並非僅僅是一名觀禮的旁觀者,更深刻體會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:作為中國人,我們應當銘記歷史、堅定信念,積極支持國家的和平發(fā)展,並主動參與國際交流,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。只有這樣,才能讓更多人理解,中國所追求的,是一個合作共贏的未來,而不是重蹈八十年前的戰(zhàn)爭與悲劇。
(作者為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中華新時代智庫基金會理事長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