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藏於東華山中的東華禪寺向公眾開放掛單住宿與義工體驗活動,為渴望暫別快節(jié)奏生活、尋求心靈棲息的人們提供了一處深度感受寺院日常的去處。據(jù)了解,年滿20至60周歲的人士憑身份證即可申請參與,在山林間體驗「出坡、過堂、祈福、靜坐、開示」等寺院生活(具體掛單流程可後臺諮詢,提前與客堂溝通),於規(guī)律與寧靜中感受「慢」的真諦。
一日時序:在規(guī)律中感受生活
清晨:從晨鐘到勞作
天色未明,4點30分僧眾準(zhǔn)時來到大雄寶殿前;換上海青,早課隨之開始。僧眾的唱誦聲在殿堂內(nèi)回蕩,約一小時後早課結(jié)束;可跟隨師父在家風(fēng)廣場上跟練動功。在天邊剛泛起微光時沿石板路返回住處,空氣中滿是草木的清新。

東華禪寺傳承「農(nóng)禪並重」文化。早課後,7點至9點為「出坡」(勞作)時間??蓞⑴c除草或採摘等農(nóng)事。腳踏泥土,躬身勞作,汗水揮灑間體味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的古訓(xùn)。
寺院齋堂提供一日三餐?!高^堂」用餐講究規(guī)矩:碗筷輕放,止語端坐。飯菜均為素食,種類多樣。用餐時需心懷感恩,珍惜來之不易的五穀。餐畢,碗筷需自行擦拭乾凈。


午後:從答疑到閑敘
正午過後,寺院更顯寧靜。善緣堂內(nèi),師父們常在12點至14點為信眾答疑解惑,生活煩惱、修行疑問皆可探討。未輪到義工工作時,盡可自在安排。約上相熟的師兄喝杯茶,聊聊近況,會發(fā)現(xiàn)每個人的到來都各有緣由,緣分卻讓大家在此相聚。
下午4點30分,晚課開始。誦念聲調(diào)柔和,似在梳理一日思緒。課後,可駐足觀賞夕陽,餘暉將寺院飛檐染成金色,遠山輪廓漸次模糊。


夜晚:從靜坐至開示
晚7點整,靜坐在養(yǎng)正堂內(nèi)開始了(中途不可離場)。將手機調(diào)至飛行模式放於一旁,尋個舒適姿勢坐下。起初或許腿麻,思緒紛繁,不必急躁,隨周圍氣息漸入佳境。隨後一小時的「開示」(晚8點至9點),沒有高深理論,多是「如何在柴米油鹽中修心」「遇困時如何轉(zhuǎn)念」之類的實在話題。修行並非遁入山林,而是在紅塵中讓心如同明鏡,既能照見自己,也能體察他人。
夜深返回住處時,月光將影子拉得很長。寺院的夜格外靜謐,能聽見山風(fēng)拂過的聲音。

原來日子可以如此簡單,簡單到只需照顧好當(dāng)下的一呼一吸。在東華禪寺小住幾日便會明白,所謂「深度遊」,無關(guān)看過多少風(fēng)景,而是終於有機會好好與自己相處。
晨鐘響起,知曉新的一天已然開啟;暮鼓傳來,明白這一日未曾虛度。東華禪寺的山門,始終為願意慢下來的人敞開著。


【來源】東華禪寺

